华尔街先驱报

在渭南市大荔县,有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宴席——“九品十三花”,被誉为当地的“满汉全席”。这道宴席,原名“九碗十三花”,“九碗”代表着长长久久,“十三花”代表着娶到如鲜花般美丽的媳妇,妥妥的幸福美满大礼包。在当地,“九品十三花”不仅是一顿饭,更是招待贵宾的最高规格,妥妥的“排面担当”。

“九品十三花”的起源与发展,与黄河西岸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农耕文明发展、商贸交流网络紧密相连,是当地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匠心传承舌尖美食

“九品十三花”涵盖了茶点、凉菜、热菜、饭菜全品类,上菜顺序也很有讲究。首先上九盘茶点,即四盘干果、四盘水果、中间一盘甜点;接着是十三道凉菜,有水磨丝、油炸豆腐丝、麻酱精肉,配以红萝卜丝、莲菜、海带、石花菜、海发菜等,荤素搭配,爽口宜人;再上九道热菜,烩鱿鱼、带把肘子、酸辣肚丝、酸味肚吊、泡泡油糕、蜜汁轱辘、生汆丸子,配以黄焖鸡块、黄焖鱼块、银耳汤、大烧等特色菜品,海陆融合,独具风味;最后登场的是九碗主食,以“十”字形摆放,象征着圆满和完美。

烹饪技艺精湛绝伦

“九品十三花”汇聚了炒、爆、炸、卤、拌、腌、扒、烧、蒸、烩等多种烹饪技法。不同的食材,经过匠心独运的烹饪处理,充分展现出各自的本味与特色。肉类食材经过精心炖煮,肉质鲜嫩多汁,香气直钻鼻腔;蔬菜通过清炒或凉拌,保留其清新爽口的自然风味……这种多样化的烹饪方式,使“九品十三花”的口味层次丰富,简直是味蕾的一场狂欢派对,再挑剔的食客也被“拿捏”得死死的。

文化根基源远流长

大荔古称“同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级行政区“同州府”,这里可是美食界的“老网红”,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带把肘子、蜜汁轱辘、泡泡油糕……光听这些小吃名字,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流口水了?这都是名震三秦、火遍全国的存在。“九品十三花”,更是大荔美食界的“扛把子”,每逢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大场面,它必定C位出道,成为连接乡情、传承文化的“超级纽带”,妥妥的“社交硬通货”。

从民间生活到文化符号

“九品十三花”独特的烹饪手法和造型,使每道菜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

“九品十三花”的诞生,源自六百多年前大荔县高明村的一场寒门婚宴。据《大荔县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一经济拮据的农家办婚宴,厨娘田七巧就地取材,用沙苑红萝卜、洛河鲤鱼等乡土食材,以智慧与巧思烹制出十三道凉菜与九碗热菜,寓意“十三花”与“花开九品”,秒杀一众“平平无奇”的宴席。后来,“九品十三花”逐渐成了婚宴、寿宴、节庆宴席的绝对主角,稳稳拿捏住各种大场面。宾客吃的是美食,感受到的是农耕文明里的生存智慧和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舌尖上的《周易》密码

“九品十三花”宴席开启之前,茶礼先行。在雕花八仙桌上,茶果的摆列暗含玄机,四鲜果与四干果分别象征四象轮回与四方安定,四炸果则如四季更迭般轮回不息。中央的水晶饼犹如太极之眼,将《周易》中“四象生八卦”的哲学思想巧妙融入。当主家轻声道出“四季来财”的祝福时,宾客咀嚼的不仅是沙苑花生的酥脆可口,更是对天地时序的敬畏与尊崇。

从烧尾宴到非遗美食

“九品十三花”作为一场美食的盛宴,涵盖了多样的饮食习俗,承载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变迁。通过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所记载的烧尾宴菜单,可以一窥盛唐时期“九品十三花”的饮食文化基因。这道融合汉人素食、胡人荤食以及夷人海食的宴席,宛如一部用食材编织的民族融合史诗。2022年,“九品十三花”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老字号”舞动新国潮

谁说非遗不能玩转流量?六百年非遗老字号“九品十三花”正以硬核“跨界破圈”之势,让千年非遗蒸碗在特色美食赛道冲出重围。

面对Z世代的控卡减糖潮流,非遗大师迅速跟上节奏,沙苑萝卜变身赛博朋克摆盘,带把肘子和羽衣甘蓝沙拉组CP,蜜汁轱辘也玩起分子料理爆破技法。这波“古法新造”,直接让陕菜短视频爆火出圈,食客们为了这一口美食,不惜穿越半个中国,主打一个“为美食疯狂”;博主们也纷纷直播解析“碳水经济学”;“00后”更是把九品宴当成盲盒打卡新体验,在社交平台上疯狂晒图。非遗特色美食走进更广群体,才能成为真正的顶流,引领美食新潮流。

舌尖上的 CityWalk

现在,“为一碗面赴一座城”已经成了旅行新风尚。比如,大荔就拿出了王炸攻略:清晨去丰图义仓,感受古人的智慧;中午跟着非遗传承人解锁九品宴的隐藏吃法,体验一把“美食探险家”的快乐;傍晚手捧洛河鲤鱼三明治,欣赏绝美的黄河落日,简直不要太惬意……年轻人早把“吃明白”当成深度旅游的硬核标准,而“九品十三花”等特色美食,就是他们探索一地的最佳向导。

烹文化佳肴引流

在这个文旅激战“摇人”的时代,“九品十三花”已悄悄领跑。直播间里,非遗大师的精湛刀工征服了百万网友,弹幕疯狂刷起“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小红书上,#十三花减脂餐#话题让陕菜在健身圈走红,成为健身人士的“新宠”;海外中餐厅也开始复刻“长安十二食辰”主题宴,直接把中国美食文化输出到国外……这些无不证明,文化输出无需苦情叙事,好品质真功夫有特色,塑造顶流文化IP,就能让食客们心甘情愿地成为文化传播者,主动为某地“打call”,在流量之海中收获更多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九品十三花”这场流动的非遗盛宴,以色彩为墨,以文化为骨,在黄土高原上续写着中华饮食文明的当代传奇……

供稿(渭南市委宣传部 大荔县委宣传部)

编辑:宋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