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交汇,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合奏,塑造了今天独特的宁波。天一阁书藏古今,宁波帮商路长盛不衰,解码研究宁波文化基因,就是在深挖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

4月26日,"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行走进宁波帮博物馆。
华尔街先驱报宁波4月26日讯 去宁波帮博物馆触摸中国商帮文化脉动,到天一阁博物院感受中国文化底蕴。4月26日,"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行走进宁波帮博物馆、天一阁博物院。
宁波帮到底是个什么帮?
1984年,邓小平指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宁波帮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卓越经济成就的商业群体,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宁波帮博物馆大门口,"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的标语,勾勒出宁波帮这个群体超越地域的凝聚力。带着好奇走进去,带着震撼走出来,有海外华媒记者感叹,为什么宁波帮这一群体对中国近代史上作出了如此多的贡献?宁波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承能够造就宁波帮的辉煌?

4月26日,"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行走进宁波帮博物馆。
宁波帮,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商界的佼佼者。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宁波帮也一直在引领着中国经济的潮流。走进宁波帮博物馆,这座整体呈现为“甬”字形状的建筑群体。在总体布局上,建筑主体围合成“三江汇流”的场景意向。江南河埠头、杆栏式戏台等宁波元素镶嵌于建筑肌体中。

宁波博物馆包含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永传 6 个章节。从明清时期的萌芽,到近代的崛起,再到现代的发展壮大,在商帮文化展区,古码头的繁忙景象、钱庄票号的运作、近代工厂的轰鸣场景,都生动诠释着宁波帮 "敢为天下先" 的开拓精神。

19世纪中叶,对外开埠使中国与世界连成一片,随之出现了进出口贸易、日用洋货、保险业、证券业、银行业等新兴行业。甬商适时更新经营项目,参与新兴行业的开发。宁波人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优势产业沙船业向航运业转变,钱庄业向近代银行业渗透,金融资本和商业资本相结合,为宁波帮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一件件丰富的史料、实物全面地展示了宁波帮的发展历程、商业才能、人文精神。从 "海上丝绸之路" 的弄潮儿,到现代工商业开拓者和领导者,宁波帮传奇的故事犹如一部立体的商业文明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宁波帮所呈现的历史现象, 是一次推动中国近代工商史发展的伟大产业实践,宁波帮以地缘为纽带,各产业领域相互支持,迅速在上海脱颖而出并扩张到全国各大商埠,进而扩展到港、澳大商埠。以香港为中心,宁波帮缔造了庞大的“航运帝国”,并发展成为拥有两位世界船王的国际航海业,以包玉刚为代表的宁波帮也缔造出了“强龙上岸”传奇。
保护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根
天一阁坐落于宁波市海曙区月湖之畔,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天一阁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与丰富珍贵的古籍收藏闻名于世。

它由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始建于 1561 年,早于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图书馆 87 年。目前,天一阁现藏古籍达 30 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 8 万余卷,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占据全国现存总量的 80% 以上,271 种明代地方志中,有 164 种为海内孤本,堪称一部鲜活的 “明代历史百科全书”。

宝书楼作为天一阁的核心,楼内陈列的珍贵古籍虽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却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纷纷驻足拍照。
在参观过程中,媒体代表们对天一阁的藏书文化、建筑艺术以及历史传承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就各自关注的问题与讲解员展开深入交流。

4月26日,"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行走进天一阁博物院。

4月26日,"in 浙江 连世界"——2025 海外华文媒体浙江采访行走进天一阁博物院。
世界侨报总编辑张益波博士表示:“天一阁不仅是宁波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宁波人,也作为媒体人,将借助海外华文媒体的平台,将天一阁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据记者了解,海曙区是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浙东唐诗之路”和“大运河诗路”的重要节点,是历史上拥有子罗双城的明州古城所在地,也是宁波历代州治和县治的所在地。海曙区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是宁波传统文博资源最稠密的区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近年来,海曙坚持以都市文博区建设为牵引,探索传统文化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通过发挥“文博+”效应,在明州罗城打造“文物会说话、街区可漫步、街巷传物语、历史可回望、生活可体验”的都市文博生活模式,加快历史街区整片焕新、文化遗存精彩点亮,让老街区演绎了新场景,在古遗存注入了新内涵,使旧经典实现了新传承。
“几代人的文化守护,都已镌刻眼前的建筑里,建筑释放出的文化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自信,更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范本。”参观完天一阁博物院后,几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忍不住感叹!(记者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