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先驱报

华尔街先驱报深圳5月17日讯— 在5月17日举行的“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就美国关税政策、全球贸易体系的走向、美联储应对策略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表了深刻见解。他指出,美国近年来的关税政策不仅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更正在“改变整个全球贸易体系的架构”。

中美贸易谈判出现积极信号,但警惕结构性影响

在谈及中美贸易战及近期协议进展时,斯宾塞表示,当前出现的谈判与缓和信号是“一个乐观的发展”。他强调:“没有人希望在互相伤害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现在的贸易协商,是一场中期的修正,若缺乏这样的调整,后果将是全球性的灾难。”

斯宾塞认为,美国以双边谈判为主的策略目前看“比较恰当”,并指出,中美在全球贸易中的分量举足轻重——美国进口的13%来自中国,而中国出口的15%面向美国,“这都不是可以忽视的小数字”。

美联储态度审慎,通胀压力尚不明朗

关于关税政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斯宾塞表示,这仍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他指出,美联储当前采取的是“观察与应变”的策略,主要任务仍是控制通胀与维护就业。他指出:“我们已经经历了通胀上升的阶段,目前这种压力略有缓解。协商结果将决定成本压力是否减轻。”

尽管如此,斯宾塞也警告,供应链扰动、资本支出下降与旅游业放缓等因素正累积成全球经济的疲软信号,但总体需求仍保持稳定。

全球三种可能路径,多边主义仍有希望

在被问及全球贸易体系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时,斯宾塞提出三种情形:

  1. 各国重返保护主义老路,后果灾难;
  2. 中美主导、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被迫平衡;
  3. 欧洲、中国及主要新兴经济体携手支持多边体系。

他认为第三种路径最可能发生,尽管当前美国政府表现出反多边倾向,但全球其他国家的共识将推动多边秩序延续,美国未来也有可能“重新回归”。

AI发展势头迅猛,中美差距正在缩小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斯宾塞高度关注。他指出,AI技术正“以惊人速度进化”,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中国的开源模型(如DeepSeek等)正在快速推动AI民主化、普及化,不仅改变了模型训练效率,也将促进全球经济的再结构与科技创新。

他特别强调,AI未来在材料科学、物理建模等领域将产生突破性成果,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全球竞争力的“催化剂”。


背景资料:
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行,主题为“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百余位政府代表、经济学家和金融领袖参与,重点关注全球金融趋势、政策协调与科技驱动下的新格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