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先驱报纽约5月19日讯 在美国纽约这座融合古今与中西的国际都市,有两位来自中国的中医世家兄弟——张德超与张伟超。他们在纽约运营着多家中医诊所,虽各自执业,却同根同源、理念相通,以中医药为桥梁,推动东方医学在美广泛传播。早在新冠疫情初期,兄弟二人便因杰出贡献被新华社专题报道,如今更活跃于中美健康外交、立法倡导与国际教育交流的第一线。
新华社专题报道:中医在美抗疫的真实样本
疫情爆发初期,张氏兄弟凭借家传验方,研制出“八大金刚汤”等抗疫中药,惠及纽约数千患者。德誉堂诊所成为中医抗疫前沿阵地,既守护华人社区,也吸引大量非华裔患者信任。如今,兄弟二人正持续深入探索新冠后遗症中肺结节的中医调理路径,相关临床实践已取得显著进展。

张德超在疫情期间为患者诊治。
新华社于当时发布《抗击疫情,纽约这家中医诊所大放异彩》《大疫之中,纽约这家中医诊所备受关注》等专题文章,高度评价他们“用东方智慧为美国医疗系统注入一股温暖力量”,广泛传播中医在全球公共健康中的现实价值。

张伟超医生在疫情期间为患者现场配药。
张德超:抗癌中医专家,走向国际的东方疗愈力量
张德超博士,现任国际中医药癌症研究与治疗联盟主席,主理多家致力于肿瘤干预与中医科研的专业机构,长期服务于重症患者群体。他研制的“大金丹”等中药方剂在缓解癌痛、改善体质、缩小肿瘤等方面疗效显著。

张德超为联合国最年长记者格洛丽娅·斯塔·金斯把脉问诊。
最为人称道的是一位来自中国吉林的脑癌患者卞女士,曾在多家中美医院被判“无解”,最终在张德超的中医调理方案下肿瘤完全消失。此案例震惊了接诊的美国主流肿瘤专家,他们主动要求深入了解中医治疗机制,开启跨学科合作探讨。美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知名放射肿瘤专家泰文·安德鲁·里奇博士(Dr. Tyvin Andrew Rich, MD)为此与张德超博士与张伟超医师兄弟展开合作,共同推进一项关于如何运用中医药手段促进癌症患者术后康复与健康管理的研究项目。

张德超(左)与美国患者合影。
张德超还与前央视主持人钱婧联合创立中医药癌症基金会,并受邀赴洛克菲勒大学、圣约瑟大学讲学,在东西医学交汇处发出“中国声音”。

张德超(右)在洛克菲勒大学讲授中医知识,左为现场翻译史若洁。
张伟超:根植社区,传递中医的日常智慧与人文温度
张伟超则深耕纽约法拉盛等地诊所,擅长内科调理、顽固性痛症、妇儿疾病、神经系统症状及药膳治疗。他倡导“中医生活化”,通过太极、药膳、艾灸等综合手段帮助社区构建日常健康习惯。

张伟超(左)正在为患者进行颈椎病的按摩治疗。
墨西哥知名导演毛里西奥·瓦尔(Mauricio Val)曾因严重耳疾求医无门,最终在张伟超的针灸疗法下恢复听力。他感动不已,不仅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致谢,还将张医师视为“让他重新听见世界的人”。
张伟超也是美国中华药膳联盟主席、武当太极基金会会长,主编的《北美实用药膳养生手册》被多所医学院采用。他创办的纽约中药配送中心,为全美多家中医机构提供道地药材与追溯服务。
鉴于张伟超在社区中的广泛影响力及其高超的医术,多位热爱中医的美国人士主动拜其为师,并依照中华传统礼仪行正式拜师之礼,以示尊敬与传承之心。

张伟超(右)在收徒仪式上与兄长张德超(左)及徒弟合影。
并肩赴国会:推动中医立法进入美国主流制度体系
除了临床诊疗与文化传播,张德超与张伟超还共同投身中医在美合法化与制度化的推动工作。他们曾多次赴美国国会参加公共听证与立法倡议会议,现场为多位参议员、众议员和医药监管人员施针讲解,让政府官员亲身体验中医针灸的疗效。

张德超(中)在美国国会为工作人员进行针灸治疗。
张氏兄弟强调:“中医在美国的发展不仅靠诊所,更要进入法律框架,才能长期立足。”他们的努力为美国针灸立法进程提供真实案例与民间支持,在华人医学界引发积极回响。
兄弟异业同心,中医走向世界的双重注脚
尽管分属不同诊所与领域,张德超与张伟超始终保持理念协同与资源共享。他们一同出席湖北文旅纽约推介会,常受邀参与联合国健康峰会与中美医学论坛,推动中医药全球传播。
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张德超表示:“我希望让世界看到,中医不仅是遗产,更是未来。”
张伟超补充说:“针灸一针,药膳一味,也许微小,却能跨越文化与语言的边界。”

结语:一脉双锋,共筑中医海外长城
如今,张德超与张伟超兄弟不仅是纽约中医界的佼佼者,更是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重要推动者。从诊所到讲台,从汤药到国会,他们正以坚定步伐推动中医迈向全球,用中华医术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健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