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先驱报

华尔街先驱报日内瓦5月21日讯 在美国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后,为填补其留下的财政空缺,中国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世卫组织提供额外5亿美元资金,成为世卫目前最大的单一出资国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国中于5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代表中方发表讲话,表示中国将坚定支持世卫组织继续履行其“独立、专业、科学”的全球公共卫生使命,并强调要抵制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全球卫生安全的干扰。


填补美国“退群”后财政缺口 世卫预算大幅削减

由于美方的缺席,世卫组织2026至2027年的预算已被迫下调21%,缩减至42亿美元,面临严重财政压力。美国曾是WHO第一大出资国,2024至2025年间的出资总额高达7亿美元

尽管其他国家如卡塔尔、瑞士也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合计约1.7亿美元),但中国宣布的5亿美元承诺无疑成为最关键的一笔援助。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资金是否包括中国将在未来两年承担的“强制性分摊费用”上涨(约20%),目前尚未明确。


世卫组织:维护全球健康安全的核心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于1948年4月7日,是联合国系统下负责全球公共卫生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其职责包括疾病预警与响应、疫苗接种推动、紧急卫生事务协调,以及全球医疗标准设定。


美国与世卫关系:退出、冻结、重启与再次退出

美国与世卫组织的关系近年来几经波折。2020年,特朗普政府以“世卫对疫情应对不力、过度依赖中国”为由,宣布正式退出世卫组织,并于2021年生效。然而拜登政府上台后旋即恢复会员身份,并重新承诺财政支持。

然而,2024年底,在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后,美方再度签署行政命令,终止对世卫的资助与成员国资格。此次美国并未派代表出席本届世界卫生大会,也未参与最新的大流行病防控协定的表决。


中方:支持世卫改革,强调病毒溯源科学性

刘国中在与世卫总干事谭德塞的会晤中强调,中国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并希望病毒溯源问题应“秉持科学、公正的态度”。

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少见地派出政治局委员级别官员出席WHA大会,显示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事务的高度重视与外交主动姿态。


观察人士:全球卫生治理正进入“多极化”时代

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逐步撤出多边卫生平台的背景下,中国等新兴国家对世卫组织的资金与政策影响力正在快速上升。此举可能意味着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未来将呈现更加多极化的趋势。

不过,专家也提醒,在公共卫生领域,“地缘政治化”倾向可能带来协调障碍,确保世卫的中立性与专业性依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