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跨文化对话,倡导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携手并进。
今年的5月21日,塞拉利昂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纽约艺术界代表以及各界来宾齐聚联合国会议厅,围绕”AI 与文化艺术”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塞拉利昂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卡穆(Michael Imran Kamu)在会上表示:”科技发展应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促进相互理解的桥梁,而非制造隔阂的工具。AI为艺术带来机遇和挑战,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去运用。”
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教授乔治娅(Agata Genova)指出,AI正在从多个维度影响和重塑艺术创作,例如音乐、绘画、雕塑等领域已出现大量由AI协助完成的作品。”但AI能否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艺术,还有待时间检验。” 纽约时尚与艺术学院吴青青认为,AI将极大推动时装产业发展, 会激发但不会取代设计师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导演考尔(Kavery Kaul)和与会者就AI作品能否被视为真正艺术、艺术真实性的定义、人类艺术家角色的转变,以及AI时代艺术评估标准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在肯定AI艺术潜力的同时, 其所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和挑战也成为讨论焦点。
来宾对AI生成的艺术作品和AI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系统“存在偏见”提出了自己的疑虑。这引发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在AI时代,如何确保艺术创作不失人文关怀?
塞拉利昂共和国代表指出,在AI时代,许多人将此视为获取价值的利器。然而,我们也必须关注那些被技术进步遗忘的群体,例如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以及那些无法接触先进科技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AI光芒照射不到的“影子区”, 但这不妨碍他们有自己的热爱和追求。
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对艺术评价体系的探讨:艺术的价值究竟在于其形式,还是艺术家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洞察?AI创造的艺术作品或许巧妙融合了艺术的形式要素,如线条、色彩和声音等,但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和表达是其灵魂的体现,无法被AI轻易复制和取代。
对于这个问题,《星岛日报》记者王冰岩用摄影故事展《黑夜中的星》给出一个独特视角。她走进纽约街头流浪者内心,记录流浪者作为鲜活个体而非群体标签对美,艺术和梦想的追求。“他们的故事提醒我们,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王冰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