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先驱报

安,定也,徽,善也。单看这两个字,就是满眼的吉祥美好。而更多的精彩,在字面含义的背后。地跨南北、沿江通海,这两个字里有着大开大合的跌宕。山水形胜、人文荟萃,从古至今延绵不绝的,是这里的独特韵味。安徽,这是一片当得起细品的土地。来吧!我们一起穿越安徽。

传奇启程,观止。“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遍览名山大川的徐霞客,把最高的赞誉留给了黄山。是啊,谁能不为黄山倾倒呢?这可是无数人口中的“天下第一奇山”。波澜壮阔的峰海里,姿态苍劲、翠叶如盖的奇松傲立,惟妙惟肖、意趣盎然的怪石点缀,变幻莫测的云海是旅人梦寐以求的仙境,等一场日出,奔赴一场雪,落一年四季,这里都值得。

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安徽让人叹为观止的风光何止一个黄山。长江奔流,淮河不息,中国两条重要的水系将安徽一分成三,淮河以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平坦肥沃。长江淮河之间,丘陵起伏,河湖纵横。皖南多山,群峰竞秀,层峦叠嶂。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这是白居易笔下的天柱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是李白“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琅琊山,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美与震撼被收藏进诗句,历经风霜的山峦千年耸立。

八百里奔腾澎湃是皖江的心跳,万千波涛澜层叠是巢湖的元气,这里的水不缺浩浩汤汤的气势。而更触动人心的,可能是深山里那一片水深碧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为唐朝一场著名的送别,桃花潭就这样火了千年。

对山水的向往,已足够牵动一个人的念想,而更惊艳的相遇,是沿着时光流转,邂逅徽韵皖风。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现在的我们也许很难体会,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写下这句诗时的心境。痴绝,但这恰如其分的两个字,却正正好撞上我们心底的柔软。惊叹、嘉许、神往、依恋……想到这里,千万种情愫缱绻,千万种都是“痴绝”。

倚山面水、黑瓦白墙,远看是绝美的水墨图画。走去就是梦里老家,古深巷,小石桥,浣衣塘,青石板,马头墙,雕花窗,清流从门前潺潺而过,袅袅炊烟里鸡犬相闻,人的建筑智慧与自然的秀丽精致,就这样被镌刻进砖雕、石雕、木雕的纹路里,融合在民居、祠堂、牌坊的错落中。

最妙是雨天,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雨落在了徽州,才算落对了地方,撑一把伞漫步悠长又幽静的雨巷,雨声与涟漪作韵脚,人便是一句清丽的诗行。

“痴绝”,是一梦烟雨里的无限思量,也是一饮一啄间的大雅学问。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深得这学问的精到。臭鳜鱼、毛豆腐、刀板香、问政山笋、无为板鸭、胡氏一品锅……重油重色重火工,食材要鲜,盐要下足,卖相要漂亮,才能造就浓郁醇厚的舌尖享受。

大快朵颐后来杯好茶正合适。关于中国十大名茶,说法很多,然而兜兜转转安徽总是其中的主角,黄山毛峰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六安瓜片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摊,色泽宝绿润亮;有“红茶皇后”美称的祁门红茶,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隽厚;还有太平猴魁、敬亭绿雪、霍山黄芽、涌溪火青……沏上一壶,看着叶片在水中舒展,日子也在浮浮沉沉中安静下来。

还有,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安徽个个出名。宣纸光洁如玉。徽墨一点如漆。徽笔尖、齐、圆、健。歙砚坚、润、细、腻。

总要去一趟安徽吧!山水天地间,人文绝胜处,入眼即风景,入心是人生。

明年4月去看凌家滩遗址博物馆

凌家滩,从一个地名,到一个文化符号,如今又从绿水青山变为蕴藏着金山银山的生态文化品牌。日前,记者获悉,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明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而以“凌家滩”为品牌,马鞍山市、含山县正深度打造生态文明金字招牌。

考古发掘一直在持续

自1987年以来,凌家滩共考古发掘15次。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介绍说,凌家滩考古发掘一直在持续。2024年,向国家文物局成功争取到考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将分两年实施考古发掘。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统筹遗址遗迹本体保护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凌家滩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唐军介绍说,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村民搬迁、内外交通、环境治理、遗址博物馆、安全技防、防洪工程、农耕文明以及墓葬———祭祀区、遗产监测中心、考古科研中心、公众考古中心等。截至目前,共投资11.5亿元,累计接待游客约12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约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强化遗址保护,安徽省探索立法保护机制,《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成为全省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

遗址博物馆明年4月建成开放

“我们正在加快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安徽样本。”唐军介绍说,结合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际情况,申报并实施了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提升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包括“一馆三中心”(即遗址博物馆、遗产监测中心、公众考古中心和文物科研中心)、凌家滩遗址本体数字化管理和保护展示项目等, “遗址博物馆将于明年4月建成开放,游客在‘五一’小长假就能看到全新的展馆”。

目前,游客来到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看到的很多文物,都是复制品。“博物馆建成开放后,观众就能一睹文物真容了。”唐军介绍说。

据了解,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3400平方米,计划设置由总序厅、保护历程厅、凌家滩厅、文明互鉴厅等组成。博物馆计划馆藏文物1000余件,将以凌家滩遗址、凌家滩文化为主线,串联起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史前文化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呼应、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整个博物馆将以凌家滩与韦岗遗址出土文物为载体,展现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凌家滩文化的辉煌灿烂。

打造“凌家滩”生态文明招牌

针对凌家滩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了稻谷的痕迹,证明稻谷应该是凌家滩人的食物来源。5500年后,“凌家滩”是含山县打造的文化、农业品牌,正成为当地的生态文明金字招牌。

走进含山大米科创中心,印有“凌家滩”注册商标的大米,形成一系列展示,供游客品尝、选购。“和五常大米一样,含山大米也是获得认证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徽凌家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汤尚兵介绍说,含山县推广绿色生产模式,将凌家滩保护区开发并打造成“含山大米”品牌高端核心产区。

“做优地理标志产品品质特性,讲好地理标志‘老故事’,突出绿色环保标准优势,打造绿色发展‘新篇章’,促进地理标志和绿色环保叠加赋能。”汤尚兵说。

不仅仅是种植水稻、生产大米,据介绍,含山县深化文旅融合,培育壮大“凌家滩”大米品牌,积极发展稻田景观、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打造遗产现场活化研学、博物馆研学、农耕文化研学、综合拓展“四位一体”研学产业。

交旅融合 打造徽风皖韵美丽公路

撑一叶小舟,沿十里荷塘漫溯,不时惊起野鸭、白鹭。这不是电影里的镜头,而是现实版的江南水乡。

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背靠青弋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依托十纵十横的古水系,加上万亩荷塘,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曾几何时,对水乡而言,修路是一件奢望的事情,以前村民出门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船。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近年来小镇路网不断提升,陶辛水韵景区陆续建设了路网50多公里,景区路网与省道湾石路、县道荆十路、湾老路相连,与各条乡村道路形成循环路,渠渠相通,岛岛相连,四通八达,对当地建设和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道路畅通,农民发展莲藕产业积极性更高,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去年该镇游客接待量超60万人,目前农家乐达30多家。

近年来,芜湖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662公里,四级以上公路达100%。640个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5米宽的硬化路,通双车道率达70.9%。一条条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等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在胡适先生故里绩溪县上庄镇,“兰花草”从诗歌走出现实,化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公路。

取胡适诗中“兰花草”意象,绩溪县着力打造“兰花草”形美丽公路,建设“一兰、四脉、七蕙”交旅融合体系,以美丽公路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建设S346西段、G233、S207、S346东段等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从西向东呈“兰花草”状展开,串联起沿线18个古村落,整合沿线景区景点、古村落、农村产业等旅游资源,形成7个环线漫游组团,畅通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实现建一条路,串一片景。

 S207公路是“兰花草”的一条叶脉。近日记者驱车穿行于这条公路,骤雨过后,沥青路面洁净如洗,曲曲折折在皖南乡野延伸,与远处水墨山色、山下的古老村落相得益彰,形成一幅优美的皖南山居图。

以路为笔,绘就和美乡村的诗意画卷。宣城将路网建设和地方文化特色及人文景点相融合,让农村公路项目充分体现经典文化内涵,带动美丽公路沿线景观改造、串点成线、连线成环。统筹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7个县市区以“文乡、水乡、竹乡、山乡、纸乡、徽乡、慢乡”七彩特色打造特色品牌,如绩溪打造“兰花草形”旅游公路,广德围绕万亩竹海打造“竹乡画廊”风景道,泾县全力打造“皖南川藏线”等。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安徽省积极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加快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围绕道路挖掘旅游内涵,加快交旅融合发展。

“让公路成为风景,公路串联风景。”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处负责人表示,安徽省加快建设美丽农村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实施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加大路域环境治理力度,鼓励各地打造“一县一品、一路一品”为特色的交旅融合品牌,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特色的皖美农村路。

(董静雪 武鹏 范克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