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先驱报

上海2025年3月15日讯(WSH) 2025年3月11日下午,上海科学会堂春意融融,一场别开生面的“2025年四季公益论坛与音乐疗愈雅集”公益音乐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指导,上海宋庆龄基金会马晓辉文化艺术专项基金和上海市医师协会联合主办,上海行知旅(健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协办。

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长李逸平;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克宏;原上海交通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崔明华;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名誉会长徐建光;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原上海市妇联主席张丽丽;中国福利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张鸣;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罗清;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贝文;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特别助理朱亚萍;上海市医师协会秘书长田红,以及约200名来自医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及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音乐疗愈与正念对当下生活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活动伊始,徐建光会长致欢迎词。他指出,上海市医师协会作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五星级学会”和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5A级社会组织”,一直致力于医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徐会长强调,音乐疗愈不仅是对健康问题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更是对健康个体的一种积极生活方式的倡导。他呼吁更多医生加入“医艺结合”的行列,共同探索艺术与医学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公众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随后,沉浸式圆桌论坛正式开启。中外资深专家与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音乐疗愈与正念对当下生活的意义”展开深入探讨。论坛嘉宾阵容强大,包括国家一级演员、海派音乐家、作曲家,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家马晓辉女士;上海音乐学院刘灏教授;心理学与音乐学杰出教授Tim Kelly先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吴艳茹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包丽雯医师,分享了他们在音乐疗愈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真实案例,探讨了音乐与正念如何帮助人们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论坛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论坛结束后,现场沉浸式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表演嘉宾以音乐为媒介,用旋律和节奏传递情感与力量。音乐家马晓辉是最擅用艺术疗愈的。音乐能够激发积极情感,减轻焦虑与抑郁,促进心理平衡与愉悦。马晓辉凭籍她驾驭音乐的超凡能力,通过音乐让她周围许多人感受到美好,她用音乐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音乐疗愈不仅适用于有健康问题的人群,对健康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文化作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环境使“健康人”也面临潜在压力、情绪波动或社交疏离,而音乐疗愈作为一种主动的自我调节工具,意义重要。

马晓辉、龚峻熙:二胡与大提琴表演

汤晓风:琵琶曲目《虚籁》

陆笑姿:古琴独奏《流水》

张静涵、刘嘉伊、钱彦冰:竹笛二胡古筝《大鱼》《茉莉花》

马晓辉、尹鑫、李圣敏:二胡独奏与太极《春江花月夜》

包丽雯:琵琶曲目《宫商角徵羽》

张薇莹:芭蕾《圣桑:天鹅》

林子悠、廖彦茜、苏弘欣、尹天:弦乐四重奏

马晓辉携手Tim Kelly、陈功登台二胡吉他演奏

在互动交流环节,观众们积极提问,与嘉宾们展开深入对话。大家围绕音乐疗愈的实践方法、正念练习的技巧以及如何将音乐与正念融入日常生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嘉宾们耐心解答,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现场气氛活跃而温馨。

本次“2025年四季公益论坛与音乐疗愈雅集”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医学与音乐艺术的跨界合作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音乐疗愈与正念的机会。音乐疗愈和正念练习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力量,用正念去面对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让我们在音乐中疗愈心灵,在正念中拥抱当下,与美同行,与爱相随,让生命在爱与美的滋养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