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先驱报》岳阳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3月28日,记者随“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港澳台媒体及华文媒体岳阳“非遗”之行采访团一行,走进被誉为“民间故宫”的百年明清古建筑村落张谷英村。

据了解,在6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张谷英村虽历经沧桑,但其建筑和文化都被保护得完好。在导游的带领下,记者从建筑风格、文化历史、家训族规三方面深入了解张谷英村传统文化。
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如何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图:张谷英村非遗展示体验中心。

在张谷英村非遗展示体验中心,从岳阳花鼓戏,到云山高腔;从岳州剪纸,到岳州扇制作;从巴陵青陶制作,到油豆腐制作……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非遗文明传承。当张谷英村的文化遗产被创造性转化,当古老文明在现代文旅中焕发新生,也诠释出 "活态传承" 的深刻内涵。
意大利侨网总编王卫平认为,张谷英村是中华民族民俗风情及建筑历史的珍贵实料和佐证,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
在张谷英村,路边的土特产琳琅满目,浓郁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几位摆摊的村民指着自家手工打造的油豆腐、腊肉、干豆角、梅干菜向记者做着宣传推介。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生态旅游的蓬勃兴起,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天的“非遗+旅游”也让村民端稳了“金饭碗”,生态旅游正将眼前的“绿水青山”化作了“幸福靠山”。
在张谷英村,东南亚泰亚传媒网总编王菁野表示:“我早便留意到张谷英村的介绍,十年前就心生向往。此次终能成行,梦想成真的幸福感难以言表。漫步古村,我真切目睹了中华文化在建筑、民俗等方面的鲜活传承,那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着实令人沉醉、赞叹!”
(记者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