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先驱报纽约5月19日讯 尽管特朗普再提通过征收关税取代联邦所得税的构想,专家与经济模型纷纷表明:这一“万亿税收梦”终将落空,反而可能加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特朗普设想:用关税替代所得税
特朗普近日在其社交平台上宣称,关税足以使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美国人免缴所得税,设想联邦政府将不再依赖个人所得税,而由“对外收入署”全面负责从进口商品中征税。
然而,经济学家指出,这种政策不仅难以实现收入预期,还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并可能引发外部贸易报复。纽约联储早在2020年的研究即已指出,特朗普任内征收的关税成本多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而非外国出口商。
专家模型:最多仅能填补小额税收缺口
尽管近期美国关税收入有所增加,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关税年收入达470亿美元,但这仍远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减税政策。
特朗普前顾问纳瓦罗曾乐观预测关税可在十年内带来6万亿美元收入,但学界普遍质疑其算法简单粗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估算的关税年收入为2900亿美元,耶鲁大学研究中心估计为1800亿美元,税收基金会的保守预测更低至1400亿美元。
高税率反成收入“天花板”,中国进口仍是核心来源
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并未带来显著税收提升。沃顿商学院分析显示,即便对中国进口加征至145%的税率,每年也仅比现行30%税率多出250亿美元,因高税率已严重抑制进口,反而压缩了税基。
与此同时,美国若免除中低收入群体所得税,仅2025年便需填补约7370亿美元财政缺口,远远超过关税可能带来的收益。
财政现实与历史回顾
20世纪初美国曾依赖关税维持政府运作,但当时政府开支仅占GDP的2%。如今,联邦预算体量是当年的十倍,靠关税维持国家运转已不具现实可行性。
讽刺的是,这场“减税换关税”的尝试可能使美国更加依赖中国制造。专家普遍认为,这一复古的财政思路无法支撑现代国家的复杂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