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联合国网站)
瑞士达沃斯(WSH)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稳定保持在3.3%,比本世纪前20年的历史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
观点 财经2025年1月21日讯 瑞士达沃斯(WSH)——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治理联盟今日发布了《智能时代的产业发展》(Industries in the Intelligent Age)系列报告,为企业与政府采用和推广人工智能提供了全面的路线图。
财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向全球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团结,拥抱希望,共同面对全球性的挑战。
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华人艺术家孙明是好莱坞巨星莎朗· 斯通女士的粉丝,得知莎朗·斯通女士将参加颁奖典礼,她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偶像的喜爱之情:用色粉颜色为沙朗· 斯通女士创作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而在沙朗·斯通女士荣获世界公民称号奖现场,孙明女士的先生将这幅珍贵的画作送到了沙朗·斯通女士手中。
文化 | 艺术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步入半程之际,世界气象组织今天发布《十年期气候状况报告》称,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十年。报告指出,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上升助长了创纪录的陆地和海洋温度,并急剧加速了冰雪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气候 | 环境全球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日前接受记者视频采访时说,在近日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释放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这极为重要”,对世界和中国都非常有益。
访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宣布,将2023年“地球卫士奖”授予一位市长、一家非营利性基金会、一项政府倡议、一家社会企业和一家研究委员会,以表彰他们应对塑料污染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变革行动。其中,来自中国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项目“蓝色循环”荣获“商界卓识奖”。
气候 | 环境她的二胡琴声诉说着我们都能听懂的故事,她用两根琴弦呈现了文字难以描述的美好画面和场景。”法国常驻联合国记者赛利亚·德·拉瓦雷恩10月9日在观看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辉联合国专场演出后,发出了上述感慨。
文化 | 艺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25日坚决驳斥了以色列高级外交官的有关“错误”言论。24日,以色列高级外交官指责秘书长在安理会的讲话中试图为哈马斯10月7日的恐怖袭击进行辩护。
联合国秋风细语时节,国际艺术之都纽约再次成为文化的交汇点。由世界夫人基金会主办,世界夫人集团等机构联合呈现的“WORLD MADAM世界夫人国际文化周”于10月3日至10日在这里举办。各界精英人士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夫人们,都对这场文化盛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了热烈的肯定与赞誉。
文化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8日上午,“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投资上海·全球行系列活动(美国纽约站)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隆重举行。
财经王猛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行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9月16日至17日在联合国总部以及纽约市举办的相关活动。他在一场会议上发言说,人类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为驱动”,构建应对挑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倡导加强科学教育,建立全球青年合作与互信,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访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9月7日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到来之际表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确保人类生存的关键,因为“没有可再生能源,就没有未来”。
气候 | 环境1983年8月,森本正树(Masaki Morimoto)和平林久(Hisashi Hirabayashi)向太空发送了一系列由13幅图纸组成的信息。这些插图追溯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变,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这些图纸是用一个类似于Microsoft Paint的基础数字艺术工具创建的,还包括了一个挥手的人类手、鱼类到陆地动物的演变过程,以及英文单词“toast”。
科技在塔利班接管阿富汗政权两周年之际,联合国“教育不能等待”基金发起了一项全球运动,将被塔利班事实当局剥夺了受教育权利的阿富汗女孩的呼声推向国际舞台。
国际面对日益增长的核战争风险,联合国在日内瓦、纽约和维也纳加强了裁军对话。在广岛原子弹爆炸78周年纪念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了与冷战时代相似的核战争威胁。
国际根据北美智库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计算,今年的8月2日是人类生态资源“超支日”,也称为地球超载日。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在这一年中消耗了地球生态系统能够生产的所有资源,并从这一天开始进入“超支”状态,这种状态将持续151天。
气候 | 环境世界气象组织在7月31日发出警告,指出在今年极端高温的夏季,北半球的大多数地区都遭受了酷热的困扰,这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刷新了全国日温记录,其他多个地方的最高气温纪录也频频被打破。
气候 | 环境